除了每十日放一次血,惜春还是最尊贵的公主,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
“可在这半年间,你已遭遇了不下十次刺杀!”
那些皇子都听到过惜春的心声,知道她的特殊,因此对皇帝喝了惜春的血能强健身体深信不疑。
为了能早点继承大统,这些皇子都不想皇帝再活着了。
几个年纪大的皇子像是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九皇子都去世了,而皇帝还活着。
剩下的皇子中最年轻的都三十岁了,年纪大的甚至快五十了。
惜春早就知道刺杀自己的是谁,自己被刺杀也不冤,老皇帝能活这么久确实是自己干的。
用积分换了一颗健体丸用在了皇帝身上,不然在冷宫长大的皇帝早该死了。
惜春本来想走武皇的路线,嫁给皇子,成为皇后,再成为皇帝的,可被封为镇国公主,就不能嫁给皇子了。
成为公主,就是那些皇子名义上的妹妹,成婚就是□□。
在注重礼仪的大荣朝,这绝对是不允许的。
而想要以公主之身登上皇位,在皇帝有十多个皇子的情况下太难了。除非皇帝所有直系后代都死了,自己才有可能。
这些年,惜春除了暗中组建自己的势力,皇子的斗争也插了一手。
不然就不会只剩下十一皇子、十五皇子、十六皇子、十八皇子。
三十晚上,皇帝会在保和殿举办晚宴,届时所有皇子大臣都会参加。
能够扫描全城的系统,早就将十五皇子将在除夕发动宫变的消息告诉了惜春。
好心的惜春不忍其他皇子被蒙在鼓里,就一一告知。
除夕那夜,惜春早早的进了宫,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喝着别人敬的酒。
“公主殿下,我老田的这一杯一定要喝,要不是您及时出手,我孙儿就被拐走了。”
“公主殿下,先喝我这一杯,这是代江南十万百姓敬您的,要没您铁腕震慑,赈灾因也不会一分不少的送达。”
“公主殿下,借着今天的宴会,庵也敬您一杯,是代表边境五十万将士的。”
……
坐在惜春旁边的十一皇子诧异的看着给镇国公主敬酒的文武大臣。
镇国公主何时与六部尚书关系这么好了?
眼神幽深,生出深深的戒备。
戌时一刻,皇帝登场。
看着有些违和的皇帝,惜春的眼睛闪了闪。还真是小心,居然让替身出场。
皇帝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堆废话。
山呼“万岁”的大臣还没起身,外面就响起了兵戈碰撞的声音。
抱病在家的十五皇子带着人杀进来了。
“老十五,你想造反?赶紧放下兵器?我定会向父皇求情。”十一皇子站起来大声呵斥。
“聒噪!”十五皇子一个眼神,身后的将军直接一箭射杀了十一皇子。
十一皇子还没来得及将准备好的话说完,就死了,从衣袖中滑落出一个哨子。
众人都被十五皇子干脆利落的举动吓到。
士兵将哨子捡起送到十五皇子面前,十五皇子看着发送信号的哨子嗤笑一声。
果然就不能废话,这不,十一皇子还没来得及将底牌亮出就窝囊的死了。
至于他准备的人,也没出场的机会了。
十六、十八皇子见十一皇子这么干脆,怕再不喊人,落得和十一一个下场,纷纷发出信号。
从房顶、墙夹层中涌出两队人马。
厮杀正是开始。
惜春和众大臣挤在角落,等着最终的胜出者。
十五皇子不敌二人,最先落败。
十六、十八皇子决胜的时刻到了,两人对视一眼,达成协议,同时对着皇帝出手。
高坐上的皇帝胸中两箭,当场毙命,嘴角流出的鲜血浸皱了替身脸上的面具。
一揭开,是张陌生的面孔。
“好,好,真是我的好儿子!”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老皇帝带着御林军缓步走来。
十六、十八被吓的跌坐在地。
十六、十八的手下被御林军全部斩杀。
老皇帝阴沉的走到两位皇子面前,一脚重重的踢在十六身上,“逆子,拉下去凌迟处死!”
“老东西,我在黄泉路上等你!”
“父皇饶命!”十八被皇帝的狠辣吓到了,跪在地上爬着要抱皇帝大腿。
十八抱住皇帝的大腿,一个暴起抽出袖中的匕首扎在了皇帝的腹部。
皇帝捂着伤口倒下。
十八被乱刀砍死。
等太医看过后,说刀上有毒,无药可以。
惜春割开自己手腕递到皇帝嘴边,哭泣着说:“陛下,您快喝。”
“空了道长说我的血能强身健体,陛下您快喝呀!”
大限将至,皇帝难得的清醒,推开了惜春的手腕,“镇国,不用了。”
明白自己大限已到,现在最重要的是确立继承人。
这时,一个小太监跑进来报告,“启禀皇上,几位皇子府上遭遇刺杀,除了十八皇子刚满月的嫡子,其他皇孙全部罹难。”
皇帝听到这个噩耗,一口鲜血喷出。
众位大臣担忧的看向皇帝,若不能渡过这次危机,大荣朝危矣。
坚强的皇帝并没有被这个消息气的立马嗝屁,先是不甘的将皇位传给了那个还不知道叫啥的老十八的儿子,然后有册封惜春为摄政公主。
这样还不算完,怕惜春势大后不还政,还要封几个辅政大臣,刚表露出这个意思,惜春就暗中动手让皇帝闭嘴了。
此次宫变,惜春成了最大的赢家。
虽有人怀疑,但惜春被封摄政公主是在众人面前,光明正大、名正言顺。
成了摄政公主后,系统的扫描功能,让惜春清楚的知道哪些人能用,哪些人可拉拢,哪些人适合杀鸡儆猴。
仅仅一个月,惜春就彻底掌控了朝堂。
然后用积分兑换各种能用上的东西,什么土豆、玉米,什么火器、水泥都一一出现在了大荣朝。
短短五年,大荣朝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经济腾飞,百姓富足。
海晏河清,盛世来临。
三年后,迎春、探春通过殿试,成了二甲进士,外放做了县令。
迎春从县令一步一步爬到了一品大臣之位,一辈子兢兢业业,践行了良相命格。
探春没有成为王妃,而是成了王爷,惜春登基后封了探春为亲王。
元嘉十年,小皇帝自感德行不足,禅位给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