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谢灵珺搅合,保龄侯府也不会将为一等将军府,按原计划极有可能老二史鼐原爵承袭,老三再封一个靖海侯,可惜都被谢灵珺因一己之私破坏了。
史家算是没落了,一个四岁的一等将军能干什么,之前积累的关系、人情都废了,用不上了。
因此,原著中十分喜欢湘云,经常接湘云到荣国府小住的贾母也不喜欢湘云了,对她变的平平。
湘云与宝玉的关心也平平,没有如原著中接下深厚的兄妹情谊。
婚礼当天,谢灵珺见了王熙凤,十分喜欢这个漂亮、爽利的女孩,不想她落到原著中那样的悲惨的结局,想着救一救。
秋分,农作物开始进入成熟,谢灵珺让人收了一亩地的红薯称重,产量达到预期。
让人去请父亲过来。谢老爷收到消息后,带着大儿子急匆匆的赶来,现场收了一亩地,确认产量后立即进宫禀告。
下午,皇帝带着几位大臣赶到山庄,现场收了几亩地,称完重量后,高兴的大笑。
“你能确认这些种下去,明年也能有这个产量?”工部尚书严肃的问。
“当然,这是我家夫人培育了三年,优中选优培育出的新品种,这红薯已经连续三年亩产超过八百斤。”管理田地的管事骄傲的回答。
接着工部尚书又细细的问了几个问题,确定真实性,如今的工部尚书是当过司农,对农事很是了解,知道培育出一个高产量的新品种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边工部尚书在核对情况,那边调查谢灵珺的暗卫已经将情况调查清楚。大太监从外围回来将一封信交给皇帝。
皇帝看着纸张上写着谢灵珺花费巨资从各地收集各个品种的红薯,培育出如今这个高产的,并试验了三年确保特性稳定才汇报,心中十分感动。
等皇帝看完,工部尚书也确认情况属实。其实谢大人敢汇报给皇帝,就肯定是真的,毕竟谁也担不起蒙骗皇帝的后果。但这件事太重大了,关系民生,工部尚书不敢丝毫懈怠。
“谢爱卿,你养了一个好女儿呀!”红薯、玉米、土豆虽早在建国时就出现了,但产量并没有现在这么高,谢灵珺肯花费巨资培育是个忠贞的人才。
“陛下赞誉,臣愧不敢当,小女能改良粮种,全是陛下庇佑。”谢老爷谦虚的拍马屁。
“哈哈!”皇帝高兴的大笑。
“陛下,小女用红薯、土豆准备了些吃食,还请陛下赏光。”
“好,我们也尝尝新品种的味道。”皇帝赏脸的说道,这些红薯皇帝以前吃过,味道并不太好,里面丝缕多,味道淡。
当皇帝拿起一个红薯尝了一口,味道出乎意料,面面的甜甜的,与以前吃的完全不一样。
户部尚书吃了一个也十分惊喜,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红薯。
“谢大人,这是什么情况?”工部尚书开口,而其他人都忙着吃呢。
“这是小女一手操办的,我也不知具体情况,不如让小女来解释。”
皇帝听到对话,点了一下头,他也想见见这位擅长种植的贵女。不一会儿,谢灵珺就来了,行大礼跪拜皇帝。
“谢夫人请起。”
谢灵珺起来后,皇帝问出了疑惑。
“启禀陛下,您吃的这个,是臣妇培育的新品种,与外面收获的不同,产量不高,但味道极好。”
“这个品种只能亩产五百斤,餐盒中大个的就是外面的品种,味道寡淡,但产量高。”
皇帝听完拿起一个大个尝了一口,味道确实没刚刚的好吃,不过比以前尝的也强了不少,细腻无丝。
接着下人又端进来些菜,都是含粉条的菜,有酸辣红薯粉、猪肉炖粉条等。
谢灵珺又将粉条讲了讲。
“你说这是红薯粉?”红薯不易保存,发了芽吃了还会中毒,因此农户种的不多,大都在地头屋后稍微种些。若是能制成粉条,那就解决了保存的问题。
“大人,这是土豆粉,碗里的才是红薯粉。”
“恭喜陛下,天佑大荣!”工部尚书激动欢呼,正在呼噜粉条的兵部尚书恨恨的瞪了一眼工部尚书,你就不能吃完了在说,你这个马屁精。
不情愿的放下碗,跟着喊“天佑大荣!”
等吃完了,谢灵珺又带着他们去挖了土豆,摘了玉米。
一天收获满满,皇帝带着一车红薯回宫了,其他大人也都带了一篮子红薯,是谢灵珺专门培育的好吃的红薯。
“谢夫人改良红薯、土豆,将产量大大提高,众位爱卿谁该怎么赏呢?”
户部尚书提议封赏谢大人,兵部尚书提议封赏史承志,其他人只是在争论该赏其父,还是其子,就是没有提议直接封赏谢灵珺的。
工部尚书见皇帝迟迟不表态,眼珠一转提议直接封赏谢灵珺,“这些良种都是谢夫人改良,若是将功劳记在其父或其子身上,对谢夫人也太不公平了。”
“臣提议,封谢夫人为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