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上的人还说我嘴毒,比起她们,我简直嘴太笨了。这次出来,真是长见识了,不虚此行!
“长公主到!”
听到裁判长公主到了,两方人马对视“哼”了一声,立马闭嘴恢复贵女摸样,仿佛刚才的争吵都不存在。
众人对长公主行完礼,优雅的站列两边。
长公主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子,穿着朴素,却难掩贵气,站在那儿就散发的雍容之气。
“此次比试,由本宫担任裁判。”说完从丫鬟端来的盒子里抽了支花签,是昙花,又抽了四个字分别是“魂”“盆”“昏”“痕”。
“好了,限时半炷香,以昙花为题,押魂、盆、昏、痕。”
说完,丫鬟点燃了香炉的檀香。
昙花不常见,以它为题传下来的诗篇也比较少,这次的难度相当大。
众人坐在桌子前开始构思,李丽质不愧是力压众人的诗词高手,思考片刻就开始下笔,等她得意满满的写完一首,却看见那个叫林黛玉已经写了两首。
不服气的她,提笔又写了一首。
司徒若风不擅长作诗,刚想出来半首,丫鬟就敲了锣,时间到了。除了史湘云、崔晚吟等四个人勉强在半炷香的时间内完成,剩下都没写完,有的写了一半,有的只写了一句。
这写完四人分属两边,数量上大平,就看林黛玉和李丽质的了。
丫鬟将诗收上去,黛玉写了三首,李丽质写了两首,长公主先看了林黛玉写的,首先就被那一手娟秀雅致的簪花小楷所惊艳,在看诗,句句精妙。要是就一首好就算了,结果首首都好。
看完黛玉的,再看其他人的只觉普通,毫无灵气。
当宣布黛玉写的为魁首,看过林黛玉诗的心服口服。
李丽质大气的道歉了,不过说出口的话依然很欠揍,“对不起,我确实不是最厉害的,但你们六个作诗依旧是草包。”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能理解这个道理,我很欣慰!”史湘云仿佛没听见后半句,一副长者摸样的感叹,把李丽质恶心够呛。
李丽质说完,骄傲的转过身,对这黛玉问到:“你平时读什么书,跟着谁学习?”
待知道林黛玉都是自学,并没有专门教学问的老师,心内更加佩服。
“我们老大虽然输给了林姑娘,但赢过你们是富富有余!”陈慕南,李丽质的好友,立马开口反驳。
那边还在拌嘴,这边李丽质已经与林黛玉说上话了。
史湘云见李丽质勾搭黛玉,警铃大作,这是要挖墙角呀,立马上前一步拉住黛玉的胳膊表示是一家的。
李丽质看到史湘云幼稚的行为,翻了一个白眼。
长公主看着
比赛结束,李丽质回了家,央求湖阳郡主把林黛玉弄到东观读书,湖阳郡主耐不住女儿的缠磨答应了。
第二日,黛玉收到东观的通知让她去读书,整个人疑惑不解,直到李丽质派人来说明才解了惑。
能够出去上学,林黛玉十分高兴,贾母、王熙凤等女眷很高兴,开心的为黛玉准备上学用的物品。
迎春、探春、惜春则非常羡慕,心中微酸,但还是祝福较多,唯有王夫人十分生气,她不喜欢有才华的女子,觉得女子就该像她一样认识几个字就行了。
觉得黛玉不安分,爱出头!
黛玉到了东观郑重的感谢了李丽质,“不用谢,我只是不希望你的才华被掩埋,你值得更好的教育培养。”
有了黛玉的加入,史湘云六人与李丽质一帮人居然有了和解的倾向,直到史湘云在花灯会上救了李丽质,两人彻底冰释前嫌。
八月十五,花灯节,李丽质晚上带着护卫上街赏花,却被拥挤的人群与护卫冲开,被拐子抓住,史湘云看见,带着仆人硬生生将人救下。
一切都像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史鼐再次回京打破了平静。
史鼐还是有本事在身的,通过娶亲,在边塞站住脚跟,再立了几次功成功爬到正四品武将的位置。
史鼐一回来,就带着家人回了一等将军府,对谢灵珺尊敬,对湘云、承志慈爱,仿佛之前的龃龉没有发生过。
谢灵珺不信,派人暗中调查史鼐,发现史鼐投靠了三皇子,太上皇还没死呢,史鼐就卷入了下一轮的夺嫡之争。
三皇子是当今皇帝的儿子,年二十七,是实际上的长子,贤妃所出。
当今目前存活的皇子有七位,除了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是皇后所出,不过四皇子是先皇后所出,五皇子是继后所出,从这错综复杂的情况就可推断出未来的夺嫡之争是多么的混乱。
如今太上皇七十九,皇帝四十二,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好不容易斗赢太上皇,将权利集中,能忍受儿子们开始夺嫡。
有了金矿的支持,皇帝有底气实施他的改革,而高产良种的出现,更是增强了他的信心。
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等政策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史家宗亲还想用谢灵珺郡主的名头对抗改革,谢灵珺知道后,直接在京都五房族人中选了几个明白人去处理金陵、京都两地作奸犯科、阻挠皇帝政策的族人。
巡视一番,剔除了宗族中的毒瘤,约束了族人。
谢灵珺不想被史鼐连累,请族老主持分了家,史鼐自然不愿意,他能入三皇子的眼,一个原因就是与谢灵珺是一家人,史鼐的任务就是把谢灵珺拉上三皇子的贼船。
如今分家了,史鼐完不成任务,看他怎么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