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杞人忧天
受裴铭书那石破天惊的揣测的影响,裴缜羞臊了大半个晚上,然而终究不过少年心性,深夜睡过去后梦里反倒全是那匹尚未到手的黑马,清晨睁开眼时怀里紧抱着枕头,嘴角挂着微笑,还以为抱的是马儿修长的脖颈。
出门见到裴铭书,他心底还有点慌,然而裴铭书看起来却十分正常,丝毫未再提及昨晚之事,裴缜一边看书一边偷偷地打量他,这才慢慢安下心来,到下午时分已是将这事彻底抛往了脑后。
两人各占书房一角,中间秦庭进来过两次,给裴铭书递上两封书信。裴铭书人虽是离了京城,仍是少不了那边的消息,此外,西疆也偶尔有信传来。
默不作声地看完了信,裴铭书点火将它们烧掉,仍是低头看书,倒是裴缜好奇地往那火盆里看了几眼,不知这次的信里是什么内容,裴铭书从来不将这些事告诉他。
两封信眨眼间便成了灰烬,一丝火星也没了,裴缜低头继续看自己身前摆放的宣纸。裴铭书这次出的题目很简单,是《列子》中一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名为杞人忧天,裴缜很小的时候便听过,当时还为那担忧天地崩坠的杞人捧腹良久。
如今再看,他对这个小故事的感受倒是不再完全同于五六岁时的滑稽。
那杞人的朋友劝说他天不会坠地不会坏,裴缜却不以为然。天地玄妙,的确没有人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因何而在,但是他却知道世间万物皆有终时,天地也不可能逃脱这般法则。再如古书记载,梁谷之地曾星陨如雨,一大星如雷轰鸣直坠落地,至今还能在那见到一处深坑痕迹;前朝也曾大地裂缝,落瓦倒垣,千里哀鸿,如此怎可说天地不会崩坠?可即便深知天地会崩坠又能如何,那并非人力所能企及,来了也只能生受着,倒不如放宽心得一时过一时。
他洋洋洒洒挥笔写了将近一个时辰,到最后落墨二十个大字——“天坠如何,地崩如何,既是人力难及,何须挂忧于心。”
本是到此收尾,但他意兴犹足,忍不住又往下续了几笔,添了句极不正经的“吃好喝好,方是大事”。写完他自己挺满意,尤其觉得最后八字深得心意,等要拿去给裴铭书看时才想起来犯怵,生怕挥笔一时爽,爽完一顿打。
踌躇着挪到裴铭书桌前,裴缜闭着眼心一横往前一递,想着早死早托生,站好等着裴铭书的怒骂劈头盖过来,然而除了最开始时宣纸翻动发出的窸窣声,之后许久都是寂静。
裴缜有些心虚地睁开眼,见裴铭书的视线凝在他最后几行字上,他张了张嘴,刚想垂死挣扎一番,便听裴铭书开口:“好了,出去吧。”
这是……过了?
裴缜不敢置信地转过身去,一直快走到门口才反应过来,眼角眉梢忍不住地溢上喜色,这会儿还算得上是半下午,天色尚早,他现在去找成南还能和他玩上许久。
他兴冲冲地往外走,一只脚踏出门槛,身后的裴铭书却突然开口:“等等。”
裴缜心一惊,以为裴铭书后知后觉地要找他麻烦,忐忑难安之下还没等转过头,便听裴铭书一本正经地问道:“你娘真那样说?”
裴缜攥紧拳头,含糊地甩下一句:“说什么,我娘没说什么啊。”
院子里的阳光大好,金灿灿地笼着地面,他一口气跑出老远才停下脚步,一旁树上有鸟儿叽叽喳喳地叫,裴缜弯着腰扶住膝盖,半晌笑出声来。他觉得来到霖川之后,裴铭书好像变了很多,变得没那么难以接近,也不太像原来那个威严肃穆的裴相,而更像是一个父亲。
裴缜心里满满涨涨的,一肚子的话迫不及待地想和成南说,溜达半天才在落秋胡同不远的地方找到那小叫花子。
余不行也在,两人靠在一起不知在说什么,远远见他过来,成南收了手里的东西塞进衣裳里,裴缜到时只能见到两个叫花子身前干干净净地仰头冲他笑。
余不行与他见面的次数多了,一开始的那点恭敬淡下去不少,态度随意地开玩笑道:“裴少爷又来了,是不是看上我们阿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