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人气这么旺,地方又这么大,为什么不干脆连带着卖毛线的生意呢,反正也只是占几格柜子而已。
听了沈南星的想法,谈湘真的很开心奶奶的变化,心思活络是好事呀,人呀,不论多大的年纪都要有自己的事业,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
她之前就有这个打算了,本想过个一年等文具生意稳定了再说,但既然奶奶先提出来了,那就将计划提前吧。
之前买毛线的时候她问老板要了电话的,趁着休息的时候,她通过电话向老板订购了一批毛线,打算先放在店里卖着试试。
第一批她订的并不多,就算卖不掉也能自己用,等生意稳定了,再加大订货量,到时候就得再跑一趟乌城了,大单子她可不敢电话就下单。
几天后两箱毛线托运到站了,谈国青下班的时候顺道用车子拉了回来,送到了文具店里,然后回家和大家一起吃晚饭。
餐桌上谈国青把毛线到货的消息告诉了沈南星,并表示明天早上会去帮忙理货。
哪知一向佛系的沈南星听完后就不淡定了,等大家吃完了饭她快速收拾了碗筷,拿起店门的钥匙就出门了。
这可把家里人下了一跳,这都快八点了,外面黑漆漆的,可不敢让她一个人出门,谈二牛和谈湘赶紧跟了出去。
“哎,你们跟过来做什么,我就是去店里看看,几步路的事,回去回去!”沈南星有些不好意思,开始撵人了。
谈湘也不反驳,顺着她的话说道:
“阿奶,我们也想去看看新来的毛线,不知道这老板可不可靠,第一次和他合作,我也心里没底呀。”
沈南星听了也不再赶人了,反而是多了几分担心,脚步也加快了些。
三人很快就来到了店门口,打开卷帘门,开灯。
两个大箱子就放在地上,谈湘拿过桌上的剪刀,划开了箱子上一层层的胶带,打开箱子,上面垫了几层报纸,然后是塑料袋,塑料袋里面才是毛线,包装的还挺用心的。
沈南星小心翼翼的将一团团毛线拿了出来,捧在手心里又是摸又是闻的,宝贝极了。
两箱毛线都腾出来后谈湘也就有底了,这批货还不错,没被坑,这毛线店呀,可以开起来了!
谈湘帮着沈南星分门别类的把毛线团放到了她已经事先清理干净的格子柜上,贴上加上标签,忙完这一切,三人才又回去了。
谈湘明天六点就要起来上学,熬不住了,回家后就洗漱睡了,倒是两位老人家,大晚上的依旧清醒。
第二天,当附近小区的家庭主妇们提着毛线袋照例来到文具店的时候,发现这里面好像有点不一样了,不对,那团花花绿绿的不是毛线团吗?这里居然开始卖毛线了,还有这种好事呀!
家门口就有毛线店,这也太方便了吧,之前就一直眼馋老板娘手里的又软又亮的毛线了,这下子她们也能拥有了!
再一问价格,呦,比百货商场卖的还要便宜,那还等什么,赶紧先囤起来呀,这一大家子的冬衣可就靠自己一件件打出来呢。
沈南星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她一边招呼着大家,一边不慌不忙的帮大家挑选颜色种类,已经很有老板娘的气势了。
谈二牛在一旁倒是插不上手了,只能帮大家添点热水,再打扫打扫本就很干净的地面,一遍又一遍的擦拭柜台,将店里打扫得锃光瓦亮。
几天下来,他也闲不住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了。
于是,这天吃过晚饭,谈二牛就拉着谈湘念叨了起来。
“湘丫头,咱们这小区住进来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大路上也一直有人经过,有过来办事的,有去旁边上班的,虽然文具和零食的生意也不错,可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店里就冷清下来了,我们不能只想着做学生的生意呀。”
“爸,妈不是在卖毛线嘛,我们没有只做学生生意呀。”谈国青往自己嘴里塞了一瓣橘子,便吃边说道,他是一点都没品出谈二牛的潜台词呀。
“你妈是忙起来了,你爸我还闲着呢!”谈二牛有些急了。
“爸,闲下来的时候你们就歇歇,你们操劳了一辈子了,老了就该享享福。”谈翠也劝道,她这段时间服装店和印染厂两头忙,对家里的事情难免就忽略了些,也没领会出谈二牛的意思。
“谁说我老了,我有的是力气,我呀,打算早上去店门口卖煎饼,这事我都打算好了,你们都别劝。”谈二牛开口决定道。
谈国青一听就急了,看向旁边一直没发言得到谈湘说道:
“阿湘,你也劝劝,这卖早餐天不亮就要起来准备,多辛苦呀,你阿爷这不是有福不会享嘛!”
谈湘刚才没说话,但脑子却是一直在思考的,阿爷难得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许可以让他先试试看,也不一定要早起卖煎饼。
她想起了后世夜市里的那种带轮子的小吃推车,置办一个油炸小吃摊或许不错,可以放在店门口,也不会影响店里环境,到时候可以卖点炸鸡柳,炸火腿肠,炸臭豆腐,炸年糕之类的。
“小姑,不如让爷爷奶奶试试看,可以卖点小吃,这样轻松一点,竞争也小,”谈湘接着又看向谈二牛和沈南星说道:
“爷爷奶奶,这一代已经有好几家卖早点的了,包子饭团稀饭都有,不如我们给你们弄个小推车,让你下午去卖炸臭豆腐和年糕怎么样?”
“这个好!我就喜欢吃炸臭豆腐,几十年前我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在集市上就被这东西馋得走不动道,还有年糕,你奶奶最喜欢吃了,湘丫头,这个主意我喜欢,我要做!”
谈二牛肉眼可见的高兴,谈国青和谈翠见此情形也就不再阻拦了,试试就试试吧,反正有他们三人做后盾,阿爸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也出不了什么问题。
就这样,一周后金榜文具店前面出现了一个炸串摊子,旁边还支起了两个小桌子,放上了几条长凳。
这种玻璃橱窗的推车在后世满大街都是,这个时候却是很新奇的,隔着玻璃,客人们能清楚的看到摆放着的菜品,还能能看到整个制作过程。
一开始,炸串摊主要是卖炸臭豆腐和炸年糕,这两样东西在菜市场就能买到原材料,准备起来也方便。
开业没几天,附近的住户就爱上了这个地方,闲来没事花个两毛钱就能吃上三块巴掌大的臭豆腐,辣油和醋随便加,这是华国人特有的下午茶。
用筷子夹起一块臭豆腐,大家坐在板凳上边吃边唠嗑,两毛钱就能吃上半个小时。
而到了放学的时候,这里则成了学生们的主场,他们最爱的是涂满了酱汁的炸年糕,甜甜的辣辣的,一口压下去嘎吱脆,再嚼两下黏黏的。
买上一根,边走边吃,一路成群结队说说笑笑回学校,是他们枯燥求学生涯中难得额度放松时光。
谈湘上辈子上高中的时候都是住校,现在体验了把走读生的感觉,好像还挺不错。
高中的日子枯燥又忙碌,谈湘有是个凡是都想做到最好的性子,自然是辛苦的,可不管白天在学校如何,回到家里这神经就能放松下来了。
开学已经两个星期了,距离印染厂第一次投产也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商场的货款都是一月一结,根据上月的销售额打钱给他们。
这个年代信息无法及时反馈,所以谈湘他们也不知道厂里生产的货好不好卖,可也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呀,如果卖的好他们就要加大生产,如果反响不行他们就得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愈发焦急,投入了这么多的资金和心血,能不着急上火嘛。
终于,中秋节的前一天,他们等来了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