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从福恩寺下来,紧接着去百宝阁的女子也格外多,虽然得知同款耳钉还没开始售卖,但也不影响她们对百宝阁的喜爱。
许多女子久不出门,才知道长安城新开了这样一家买珍玩首饰的铺子,这里的珠钗簪子头花她们也见人戴过,但这家的显然比她们之前见过的更为好看。
因此,纷纷都没忍住不剁手。
于是这一天,百宝阁里的珠钗和晶石簪都被抢购一空,连头花和灯笼都被卖了大半。
接着,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第五天,来买东西的客人都格外多。
而且由于珠钗和晶石簪数量有限,只有来得早的人才有机会买到,因此百宝阁每天早上开门时都能见到花枝招展花红柳绿一片人。
没想到随手送出去一对耳钉却带来这样场面的姜月:“……”
好了,这几天晚上都要赶工了。
众女子连续等了几天,总算等到了“钻石”耳钉开售的这一天。
众女子先前有不少人都见赵一如戴过,虽然当时都被惊艳到,但那时只能远远看着,还出于礼貌不能看得太久,跟如今能近距离观赏、能买下握在手心的体验,是全然不同的。
这耳坠,真的是太美了。
半个上午的时间,八十对耳坠,一对都没能剩下。
姜远发和姜氏两人收银子收到手软。
“钻石”耳坠在长安城一战成名,八十对耳坠就如同第二波无声的宣传一般,买到的女子都戴上了,引得周围人人艳羡不已。
来百宝阁买这耳坠的女子越来越多。
又过了几天,姜月见褚信雕刻耳坠所需的晶石已经格外熟练了,便将耳坠的全部制作过程都交给了他。
接着,她便趁着这时候百宝阁生意正火,又推出了一款“钻石”项链。
说是项链,其实是穿绳的。
这个不知名朝代普通工匠的工艺还达不到做出一条条细银链的水平,即使她一定要画图纸、找顶尖的工匠做,恐怕也由于难度大,没法量产。
因此,姜月只好用红色的细绳代替。
所幸,透明的晶石与红绳颜色格外相配。
她用定制好的银托镶嵌好晶石,再用红绳串起来,末端加了些能调节长度的设计,连做了六十根才拿出来卖。
没想到,一出来就极受欢迎。
古代在脖子上戴金戴玉非常常见,但是戴这样的小装饰的,她们还是头一回见。
而且与耳钉一起戴,看起来是一套,交相辉映的,更为亮眼。
因此,无论有没有买过之前那耳坠的,都有想买这项链的心思。
“钻石”耳坠卖六十两一对,“钻石”项链卖四十两一条。
姜月原本以为头几天买的人才多,后面会慢慢变少,没想到每日进来的客人络绎不绝,几乎没有断过,就算有原本不打算买的也有许多出门游玩的女子过来逛逛最后带走一两件东西的。
姜月这才发现,长安城的富贵人家真是数不胜数,原来一直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
很快,姜月便攒够了买玉石的钱。
她问过李掌柜,问过封璟,对比了一番长安城各家玉石铺子,最终选定了一家品质好,价钱也算合适的玉石铺。
有了玉石以后,她便如同做晶石簪那般做起了玉石簪,只是不用再用树脂上色,而是根据不同的款式选用不同颜色的钻石。
比如红梅戴雪,就选的是红色和田玉和白色羊脂玉。
不过,玉石的颜色并不完全一致,同款各个簪子之间也会略有区别。
众人也是这时才发现,原来并不是晶石簪比玉石簪好看,而是之前的玉石簪不是出自于百宝阁而已。
百宝阁的玉石簪实在是太漂亮了。
玲珑剔透,温润明艳,精巧绝伦,世界上再没有比这好看的簪子了。
紧接着,姜月也开始往耳钉和项链上镶嵌各种颜色的玉石宝石,最初采用的多是圆形,后面她又开始用一些玉石宝石的碎料往她精心设计的银托上面镶,做出来一对对、一条条银镶玉或金镶玉的萌宠首饰。
譬如十二生肖或者小猫这样可爱的小动物。
不出意外的,也很受欢迎。
姜月发现,这忙碌是没有个头的,想起来她许诺过要给温慕言她们每人都做一件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首饰,便想着宜早不宜迟,着手开始做了起来。
她每一件都做得很用心,任何一件戴出去都能在人群中吸引所有人目光。她既是为了几人的交情,也是感谢她们从始至终对她的帮助。
几人来到她的铺子收到礼物时,不知是激动还是感动,眼眶都忍不住湿了。
转眼几个月过去,到了年关前夕。
百宝阁在长安城成了炙手可热的商铺。
姜月早已将二楼改成了铺面,又将百宝阁隔壁的双层楼酒铺花了两千两的价钱盘了下来,也改名为百宝阁,铺内装饰与先前的一样,两家铺子中间的墙打通。
百宝阁铺面一下子就大了许多,能容纳更多的客人,姜氏和姜远发各管一边。
姜月怕他们累着,打发能抽出身来的小姜们负责收银,姜氏和姜远发就在铺子里面看着支应下就行。
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出门的人少了,或许是没有人群的遮蔽,姜月发现,街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逐渐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