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都市小说 > 国潮1980 > 第八百七十三章 广场协定

第八百七十三章 广场协定(1 / 2)

日本的经济奇迹之所以会被称为奇迹。

其实不仅是因为日本崛起的时间周期很短,也因为日本战后恢复的底子实在太差了。

二战之后,日本本国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工厂和基础设施被毁,国内的情绪非常低落。

而且还因为战争的极度消耗,欠下了巨额的债务,甚至就连国家也被美国驻军接管了。

原本这样的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战败国,想要重新站立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能苟延残喘活下去已经不易了,别说一跃成为发达国家了。

可由于担心小鬼子穷途末路下被红色战线拉过去,别看美国才刚用原子弹炸过日本,却非常nice的帮日本进行各种恢复。

包括写宪法、土地法改革、劳动改革、教育改革等等一顿改革。

美国以极快的速度帮助日本完成了经济重组。

紧接着,又是三年的朝鲜战争,美国这边产生了大量的军需物资需求,而且还需要就近采买。

对日本来说当然是好事天降,这一下就把日本从之前的内需不足中给摆脱出来了。

所以战后的日本尽管一塌糊涂,但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爬出泥潭。

而且两个原本打生打死的仇人,才经过十年,竟然爱得死去活来了。

瞧瞧,这只能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啊。

接下来呢,日本经济体制基本上算是重启了。

而且整体的人口素质也非常高,同时那时候日本物价非常低。

这也就等于说,日本有一大批非常聪明的廉价劳动力,再加上赶上当时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哪怕在朝鲜战争结束,日本也依然可以继续享受到出口贸易的好处。

日本人于是确认了“贸易立国”方针,先是把纺织品和玩具卖到欧美去。

然后靠赚来的外汇和技术积累进行产业升级,又开始大炼钢铁,搞机床、电子产品和汽车制造。

整个六十年代,日本的经济都处于飞速发展期,并且长期把gdp增速维持在百分之十以上的。

到1973年,日本的人均gdp已经从战后不足三千美元,翻了十几倍,追到美国的三分之二了。

这么持续性的高速增长,几乎惊掉了让当时全世界的经济学家的下巴,令整个世界都为之瞩目。

尽管时间进入七十年代,日本因为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来了两次急刹车。

油价暴涨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带给了日本需求减少,消费降低,需求下滑的切肤之痛,以至于日本的gdp增速一下降低到百分之四。

但与此同时,两次石油危机也是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绝佳契机。

因为如果没有中东局势突变,导致石油价格高涨。

被欧美人士称为“老鼠玩具”的日本汽车,是根本不可能改变欧美人士喜欢大排量汽车的审美,凭借节能省油打开欧美市场的。

日本公司也不会因为生产成本激增,在公司管理上下功夫,全方位优化资源,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

事实上,危机危机,危难中也蕴藏着机会。

1960年的丰田汽车,年产量只有十五万,但到了1980年,骤升为三百三十万辆。

日本其他一众品牌,索尼、东芝、松下、三菱,也全都成了当时全世界消费者家里的常客。

这个时期,有一大批日本公司凭着物美价廉走出了国门,都成为了跨国性质的巨头公司。

总结来说,日本因为成功转危为机,这才使得经济模式由粗放式的生产导向型转为了技术导向型。

让日本从一个农业经济型国家变身成为工业现代化国家,完成了非常神奇的举国大跃迁的。

七十年代末,当傅高义所著的《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一书出版,当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见到“adejapan”时。

世界终于为日本的奇迹所惊叹,普遍认为“今后将是日本的时代”。

为此,全世界都开始出现“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习”的观点。

无论“丰田管理学”,还是“松下幸之助”,都成了各国商界最热衷研究的课题。

本来只是小语种的日语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希望能在日本公司就职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

就连身在海外的日本留学生对前途的规划,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他们不再热衷与其他种族的国家交流,学业结束后往往也会选择回到国内。

这是因为他们都清楚,身边只有本国同学才会成为今后的人脉资源。

如果他们回到日本,收入将远比留在海外要多得多。

这一切,让日本人感到战后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某种权威认可,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就在日本成功崛起,日本国民带着亢奋和激动,携手走进八十年代的时候。

曾经大力扶植日本的美国却反向而行,恰恰深陷经济衰退的困境之中。

七十年代,美国先是单方面宣布和黄金脱钩,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

接着两次石油危机又让美国陷入了高通胀,一度高达百分之十四。

同时,美国国内经济停滞,陷入了非常严重的滞涨。

美国人的思维和日本人不一样,他们目光总是瞄准金融,习惯依靠纯粹的金融手段来解决问题的。

新上任的央行行长保罗沃克大刀一挥,非常激进的决定加息来抑制通胀。

1981年,直接把联邦利率干到百分之二十。

通胀确实是抑制住了,但副作用也非常的明显。

激进的措施抑制了美国的经济,甚至陷入衰退。

另外,货币升值也产生了巨大的股市泡沫。

同时,由于美元升值,导致美国出口严重受创,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逆差。

偏偏这个时候,趁着美元飙升,当时日本多个拳头产品对于美国一顿狠捶猛打,迅速占领美国市场,还让美国本土企业叫苦不迭。

正所谓,看你赚钱比我自己亏钱还难受,何况两者并存?

于是乎,转眼之间,美日这两个国家关系又不好了。

原本和睦的大哥和小老弟一下子就闹到了要撕破脸的地步。

美国汽车工人率先当众砸了日本汽车,类似“日本滚出美国”的口号和新闻开始铺天盖地在全美蔓延,一发不可收拾。

“反日”情绪,很快就从汽车行业延伸到日本的电子游戏,日本的数控机床,日本的挖掘机,日本的录音机,还有日本的摩托车,几乎所有的日本产品都引发了美国工人的抗议。

“反日”成了八十年代初期阶段的美国主流意识,是美国的政治正确。

美国的参议院和众议院,接连不断有人提出制裁日本的贸易法案,报复法案。

为了获取选票,当时美国的一些政客甚至公开发表严重的带有种族歧视意味的言论。

“日本的经济奇迹怎么来的?还不是我们美国人创造的。离开了美国,日本的奇迹就是个屁……”

“从二战到现在,美国人在太平洋上流血牺牲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让黄皮猴子骑在我们头上?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把日本交给俄国人,让俄国人去奴役他们……”

“现在这些黄皮猴子假装和我们友好,背地里却偷我们的钱,偷我们的技术,让我们的工人失业和无家可归。那些现在还在帮日本人说情的议员,就是不折不扣的美奸……”

甚至就连全美知名大学的经济专家,诺贝尔奖得主们,也出于能蹭蹭热度的心理,显示出社会责任感,纷纷加入到“反日”队伍中来。

他们从自己擅长的经济学角度分析日本对于美国展开的“经济侵略”。

为此,美国民众们集体激愤,振臂高呼,询问政府,“到底是谁赢了二战?”

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当然是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迫于各个方面的压力,很快就把日本定为“不公正贸易国”,并且与之开启了贸易战。

美国采取的措施是一刀切。

直接限制每年进口日本车的数量,同时对日本的电子产品加收了高达百分之百的关税。

但实际上这些举措却不太管用,日本产品的性价比依然高于美国货。

所以很快美国人又想到了第二招——要让美元贬值。

美国人自信本国产品其实不比日本制造的差。

他们把美国商品之所以竞争不过日本商品原因,全归结在日本金融市场不够开放,日本政府人为操控汇率上了。

根本上是日元不值钱,才让日本商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

美国因此认为,只要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就不会败。

最新小说: 让你写奋斗,你写落榜美术生? 半夜和女鬼抢影子,她红温了 饮鸩斩前缘,清冷世子红眼求垂爱 女帝师妹轻点卷,再卷我就飞升了! 南台岛的蓝奇的新书 重生萧炎哥哥,激活齐天大圣血脉 你们才不是魔物娘! 人在斗破,预支成帝 火影从大筒木血脉开始 EVA:从迪迦归来的碇真嗣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斗罗:武魂骨龙,我就是亡灵天灾 港片:吉米?请叫我李议员 诸天恐怖从蛊开始 创业在晚唐 半岛头号玩咖! 高武:开局联盟,数值碾压一切 灵脉苏醒之地球进化 全民领主:开局一座闹鬼金矿 侯府来了个女煞星 职业舔狗撩到病娇,我遭老罪了 穿越少帅:三十万北军杀疯了 穿书反派,开局和高冷女主离婚! 重生80打猎养家,开局挖到野山参! 被绝色小姨子陷害,我快顶不住了 九零小夫妻的渔民生活 末日神话:请出天庭三大反骨仔 宠妃生存全靠苟,陛下却想天长地久 儿子你随便浪,你爸真无敌! 歃血阴阳奇术 破晓时我们转向东方 出马先锋密录 从战斗机飞行员到王牌战将 诸天降临时代,我的识海通洪荒 超级农业巨头 全球唯一玩家,开局校花送上初吻 重生仙帝归来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带领深渊女儿,征服万界 重生1975:我靠渔猎让妻子吃香喝辣 人的一生应该怎么活 都市神修 统帅全军,建百支特战队称霸全球 出狱当天,前妻的靠山跪在我面前 让你高考控分,你把六代机搓出来了? 在都市修仙也太逍遥了吧 官场:从秘书开始问鼎京圈 重生80:让你巡山,你怎么成首富了? 换嫁给早死世子,我带崽宠冠京城 都市之想修仙先发疯 提前登陆神话世界,举国助我修魔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 身为网管,打爆职业选手很合理吧 高武:开局俘获校花,我靠装杯杀疯了 饥荒年:回到1961,我靠赶山为主 重生当作曲人的我,横扫榜单! 神戒奇缘 欲海重生 系统传我双修功 自带胖东来,我在古代GDP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