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穿越小说 > 赤之沙尘 > 第380章 安排

第380章 安排(1 / 2)

忍界没有绝对无解的忍术。

秘术·潜脑操砂虽然厉害,赤砂之蝎也没有自大到可以掌控一切的地步。

这个忍术可以被破解,但有这样能力的人,绝不包括大丸。

甚至是整个砂隐村,都未必有人能够解除这个秘术,能发现这个术的存在都难。

潜脑操砂的特长就是隐蔽。

它没有鞍马八云的血继限界幻术以及写轮眼幻术别天神的效果,甚至不具备一般幻术的迷惑功能。

无法将普通忍者发展成自己的属下,也不能引诱他人为自己效力。

将微小的砂子置入忍者脑中,封印部分记忆,就是其主要作用。

剩下的唯一“微不足道”的攻击手段,就是控制砂子将受术者的脑子搅乱,杀人灭口。

潜脑操砂的主要施术对象,是赤砂之蝎的属下,将其为赤砂之蝎效力相关的记忆封印,潜入敌方的时候,不露出马脚,就是最稳妥的用法。

严格说来,大丸并不是赤砂之蝎的属下,被植入潜脑操砂是个意外,只是赤砂之蝎一时心血来潮而随手为之的结果,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只是因为大丸最近突然声名鹊起,所以想着要打听一点情报,结果才发现了异常。

潜脑操砂虽然能被解开后重复植入,但赤砂之蝎并不常用,因为这会加大属下被暴露的风险。

另外,人的脑子是十分神秘的器官,解除潜脑操砂之后,虽然会让间谍回忆起自己是赤砂之蝎的下属这件事,但拿回了记忆的他们,还愿不愿意继续为赤砂之蝎效力还是个问题。

难道一个不顺,就要让好不容易潜伏的属下“脑死亡”吗?

那也太亏了。

为了追杀大蛇丸,频繁唤醒最满意的间谍——药师兜,风险已经很大了。

有可能被大蛇丸发现是其一,另外,药师兜背叛的概率也在加大。

当然,想要算计大蛇丸,冒点风险、甚至蒙受损失都是可以预料的,但是大丸算是怎么回事?

所谓翼装铠,在赤砂之蝎眼中,就是稍微“豪华”一点的大玩具,不值一哂,但因为他而可能暴露自己还活着的情报,甚至牵累已经深埋砂隐村近二十年的间谍,这就不可接受了。

入夜之前,一名矫健的身影,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小镇,顺着布置好的暗号,找到了赤砂之蝎的所在。

跪倒在赤砂之蝎面前的人,一副砂隐村上忍打扮,正是和大丸打过几次交道的蜈蚣。

和由良一道,蜈蚣是赤砂之蝎留在砂隐村的属下中,成就最高的两位。

如今,大丸已经是上忍了,有关他的最新情报,普通砂忍都不一定知道,只有身居高位的由良和蜈蚣才清楚。

用卷轴传递消息说不清楚的地方,面对面才能了解。

“已经可以和现在的人柱力打得有来有往了么……”

这个实力,说不上有多强,但已经不弱了。

对赤砂之蝎来说,人柱力不算什么,正面对战一尾守鹤,也有很大的胜算。

还没有到巅峰的我爱罗,根本没有被实力强横的赤砂之蝎放在心上,还要略差一点的大丸,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威胁。

难就难在怎么安排陷阱,让大丸无路可逃。

将自身的能力琢磨了一番之后,赤砂之蝎不得不承认,自己身上虽然有不少能够打赢大丸的秘技,但想要将大丸抓住,还是得靠风影三代目的磁遁·砂铁界法。

将敌人引入难以逃脱的密闭空间,让其飞行与速度优势无法发挥,然后用淬毒砂铁瘫痪其反抗能力。

最新小说: 十七世纪富二代 开局四代目火影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山河纪行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汴京风云录 外室三年,离开时他却悔红了眼 旅店通万界,假千金成了国家级团宠 重生出嫁前,疯批九千岁缠我入骨! 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 大暴君框框乱杀,小绵绵疯狂吸奶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懂兽语穿六零,家属院里我最行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开棺见喜,江小姐绑定了亲亲老公 大乾贵公子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病房流产时,渣总在陪白月光度假海钓 夫人一卦千金,我吃亿点软饭怎么了 乖乖恶女囤货千万,在线等末世 太子无敌 玄德至水浒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那年那景那些人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爱情江山朕都要 带着武库回明末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大禹逍遥王爷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说好相敬如宾,侯爷生崽上瘾了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欺我孤女?摄政王撑腰炸全家 离婚夜,他宁做亡夫,不做前夫 闭眼当天,渣老公要给白月光一个归宿 春夜失陷 分手后,疯犬大佬诱我沉沦 少帅又把老婆气跑了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 奋斗在嘉靖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