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穿越小说 > 赤之沙尘 > 第五百四十六章 推辞与慎言

第五百四十六章 推辞与慎言(1 / 2)

大丸要是木叶忍者,肯定出言建议纲手赶紧将尾兽卖出。

以往也就算了,如今囤积尾兽,纯粹就是在招灾,对木叶村来说,现在多一只尾兽,好处不见得能享受到,惹来忌惮是肯定的。

在长门的轮回眼面前,多一只四尾,并不能为木叶村带来多少安全感。

尾兽这种东西,对五大忍村来说很重要,但并不能作为倚仗。

纲手对四尾的态度也比较复杂,说实在的,出价将原本属于岩隐村的尾兽买下,这其中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肯定会惹来岩隐村的报复。

即便尾兽或者人柱力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没有也确实不行,如砂隐村,要是没有一尾守鹤托底,罗砂被大蛇丸刺杀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砂忍也不会有惊无险地渡过难关。

要说木叶村畏惧倒是不至于,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置才能发挥作用罢了。

有人柱力资质的忍者不好找,能驯服尾兽的忍者,如大丸,已经没有必要冒险植入尾兽了,实力不够的,也当不了人柱力。

一般来说,尾兽都是从小就封印在有资质、有潜力的小孩子体内,等长大之后,适应的时间长了,有机会成为完美的人柱力。

忍界大部分人柱力都是这个套路,可实际上,这种利用尾兽的手段,并不怎么高效。

绝大部分有人柱力资质的小孩子,本身天赋就极佳,成年之后的实力都不差,如我爱罗、漩涡鸣人、矢仓等人,即便没有尾兽,也就成长速度慢一点,长大了依然不会弱太多,甚至有可能更强。

如八尾人柱力奇拉比,仅仅用体术和刀术就打得宇智波佐助满地找牙,须知那个时候的宇智波遗孤,已经击败了迪达拉,又和病入膏肓的宇智波鼬打了一场,还获得了万花筒写轮眼的力量。

所以,一般情况下,被封印的尾兽,尽量不要更换容器,只要不是失控或者横死,都是等到寿终正寝之前才主动挑选继承者,如分福和漩涡水户都是这样。

如今的木叶村,如果硬要挑出一个适合充当人柱力的忍者,还是办得到的,但纲手觉得有点浪费人才,而且需要好几年磨合成长,基本派不上用场。

最好的办法,是用木遁或者万花筒写轮眼,直接驯服尾兽,将其当做通灵兽,让其为己所用;又或者用万花筒写轮眼施展厉害的幻术,迷惑老紫的意志,让其效忠木叶村。

可惜,这些方法,在纲手看来,都有些不现实。

如果不是纲手抱有那么一丝侥幸,也不会让志村团藏的想法意志占了上风,硬要一意孤行,那些长老顾问们其实是拦不住的。

“那些奇怪的封印术很有意思,你们砂忍对付尾兽很有一套啊,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处置老紫?”

纲手试探着问道。

“一些不太成熟的模仿招数,不值一提!”

大丸颔首谦虚地说道,

“至于人柱力的处置方法……我毕竟是砂忍,不太适合对盟友的决定说三道四……”

能回答的就尽量回答,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大丸绝对不会随便提意见,谁知道附近哪个暗部就是志村团藏的眼线?

“好吧!”

纲手放弃了从大丸口中得到建议的打算,本来就只是随口一问,也没指望太多。

“不说那些了!一些物资调配需要时间,估计傍晚之前能备齐,用时空间仓库带回去就行了。土地交割,希望贵村能在半个月内接手……”

“这么急?再过几天就要跨年了。”

最新小说: 十七世纪富二代 开局四代目火影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山河纪行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汴京风云录 外室三年,离开时他却悔红了眼 旅店通万界,假千金成了国家级团宠 重生出嫁前,疯批九千岁缠我入骨! 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 大暴君框框乱杀,小绵绵疯狂吸奶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懂兽语穿六零,家属院里我最行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开棺见喜,江小姐绑定了亲亲老公 大乾贵公子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病房流产时,渣总在陪白月光度假海钓 夫人一卦千金,我吃亿点软饭怎么了 乖乖恶女囤货千万,在线等末世 太子无敌 玄德至水浒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那年那景那些人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爱情江山朕都要 带着武库回明末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大禹逍遥王爷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说好相敬如宾,侯爷生崽上瘾了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欺我孤女?摄政王撑腰炸全家 离婚夜,他宁做亡夫,不做前夫 闭眼当天,渣老公要给白月光一个归宿 春夜失陷 分手后,疯犬大佬诱我沉沦 少帅又把老婆气跑了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 奋斗在嘉靖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