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交所本质上是一个买卖东西的地方,表面上看,交易的是资产证券化后的票证,可其背后的货物交易,才是一切的基础,不是所有会员客户都是来炒期货现货,博取差价赚快钱的,有很大一部分真的是来买东西,想要尽可能地用稳定的价格,买到想要的商品。
实际上,今夕文化就是这样的客户。如果真要靠金融操作手段来博取额外差价,国内的交易所容量都太小了,远不如金尚去国际市场转一圈来钱快。
之所以投入这么多资金在联交所,说白了,还是为了获得稳定供应的能源和原材料,防止价格短期波动带来的损失。
稳定联交所商品价格,增加交投,成为“准做市商”,只是顺带的。
到了晚饭时间,梅应年和金尚谈兴未减,两人去员工食堂找了个包间,边吃边说。
“阿尚,我们银行的主要揽储手段之一,代客理财的本事,你也是了解的,很大一部分盈利都是你‘顾问’的产品,甚至干脆就投到你的私募里面了,那些挂着各种‘经理’的年轻人,经验太少了,咱们民兴银行的底蕴,还是太浅薄,你能不能多点精力帮一把”
“大客户多了,要求也多了”
“就是这么回事。”
舅甥两人私底下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真正的高手是什么样,梅应年也是见过的,以金尚的水平,随便去哪个银行或者券商,待遇都不会低,如果不是看在亲戚的份上,金尚不可能带着那些“半桶水”一起赚钱。
“这有什么难的……”
不以为意地说着的金尚擦了擦嘴,
“将那几个不动产投资项目,拆分成大量的小单,打包成理财产品,卖出去不就好了实在不行,和城投公司合作嘛……”
“这……不就是……”
梅应年可不是什么外行,一听就知道金尚是什么意思。
次级债!
玩脱了,就叫次贷危机。
如果再以各种掉期交易,加上杠杆,保险互换,叠屋架床,一分钱的资产,足以撑起数万的衍生品,甚至更多。
就像一座倒立的金字塔,最
由此带来的破坏力,简直不可估量。
这个世界,还没有真正出现过一次基于房地产价格崩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倒是这两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科技股泡沫破灭引发的连锁反应,让资产市场受创很重。
没见过,但不代表有一定经济常识的商人看不到其中的危机。
当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资金链稳固的时候,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能获得超额收益,可一旦涨势放缓,那就麻烦了。
似乎意识到二舅梅应年的震撼,金尚慢条斯理地解释道:
“只要监管没有到位的空白,咱们就可以做,有什么问题只要在风险来临之前,赚取足够的收益,然后抽身而退就行了……”
“到时候,舍不舍得见好就收,就不好说了。”
“别人不管他,咱们的核心业务不在此,只是顺势而为。再说了,咱们不做,别人就不做了”
指望人性不贪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迎着二舅梅应年不解的眼神,金尚悠悠地说道:
“泡沫将起,咱们该怎么做”
不待对面回答,就继续劝说道:
“以最快的速度参与其中,努力‘吹泡泡’,二级市场的老股民有一句话说得好‘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您要是和我商量实业如何决策,能说的就太多了。金融市场嘛,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清楚,咱们准备赚谁的钱”
或者说,要“割谁的韭菜”。
金融资本,是洪水猛兽,要吃肉的,和从事实业的核心逻辑完全不一样。
房地产,是实业,更是金融;民兴银行是妥妥的“买卖金钱”的资本运作方,巨量的资金投入到市场里,体量小了,犹如大象闯进屋子里,完全没有辗转腾挪的空间。
几十亿几百亿的投资,还要灵活好变现,满足条件的行业就没几个了。
除了房地产是比较确定可以赚钱,甚至是赚大钱的领域,还有什么是稳赚不赔的
至少二十年内,金尚看不到这一行衰退的迹象。
如此长时间的窗口期,还有什么不能“通融”的,至于谁是最后一个接棒的倒霉蛋,管他呢,只要不是自己人就行了。
“要是……骑虎难下,怎么办”
“二舅……”
金尚竖起食指,轻轻晃了晃,然后轻笑道,
“对现金流的饥渴,房地产这一行,几乎是无限的,国内市场足够大,只要您没有狂妄到要做数一数二的物业大佬,寄希望于大到不能倒的幻觉,就必然会有危机感,因为,这都是您的钱……”
循循善诱之下,梅应年最终还是做了决定。
“我同意了!但是……你也一定要加入,咱们一起干一票大的。你准备跑的时候,不要丢下我……”
“当然!您可是我的亲舅舅……”
在“雷曼时刻”到来之前,甚至都没几个人真正意识到,次级贷居然是这么危险的东西,一旦监管不力,破坏力简直可怕。
甚至,在当下的国内外金融体系中,它都不违规,而是一种出现不久,规模不大的新兴“金融创新”。
“先做个引子,咱们主要是去国外发债吧!既然欧美受困于科技股泡沫破灭危机,正在寻找投资机会,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国内市场,不就是香饽饽了”
要是国内的蠢货克制不住贪婪之心,飞蛾扑火,那也怪不了他人,国外的傻子,其实也不少,找一找还是有的。
“来自东方的机会”,“做大新兴市场的蛋糕”,“分享发展红利”什么的,金尚连说辞都想好了。
来得早的,肯定有得赚,至于最后谁亏,看谁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