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两寺一庙十数名高僧和尚的罪状,还有他们所属寺庙名下的各种田产,其中意思也很简单,外甥给舅舅寻的一些方便。
皇家书院到现在还没有选定校址。
这些个名寺古刹,所在之地每一处都是山水独好之处,和尚在这上面也是有其独到本领的。
舅舅可以在这里面随便选,选中那个就抄那个收回来那个。
至于剩下的,也可一并抄了卖了,当作建校的资金银钱,反正总归是有用的。
马世龙对和尚没什么好感。
他相信这天底下有真正的高僧,为天下人念经诵佛,只为减轻黎民百姓一分罪孽。
但这种高僧终究是少数,更多的只是褪去头顶几尺乌发,其他的像是什么贪嗔痴邪念种种,一样也没有放下。
反正变的更加痴迷。
披着一身华贵袈裟作掩护,掩盖
至于什么佛门的那些个佛陀菩萨,那完全就是虚妄空假,马世龙一点也不在乎,若是这世间真有佛。
那也是他自已,他便是佛。
直接接过来琢磨了一通,然后找了个御史,等到下次朝会捅了出来。
于是皇家书院的校址就有了,起始的资金也填补了上去。
按照开始的定下的计划,找几个老实的官吏,顶上去督促进程。
再以忙碌此事为借口,马世龙直接向朱标递上去请假折子,除了一些必要的场面以外,再也没有早起上过朝。
每天都是睡到日上三竿自然醒,扒拉开脸上身上的细支硕果。
用过午饭,正值午后,在自家花园里,架起一把躺椅躺着晒太阳,顺便享受着丫鬟们的按摩伺候。
如此半个月下来,贴身丫鬟马芊儿掏耳朵的手艺,进步的速度何止一个飞快。
不过就是这小丫头有点强迫症。
掏耳朵就想着要掏大的,马世龙隔三岔五的就常掏没货了,于是转而开始去霍霍自家哥哥,还有年迈的亲爹。
后来是关系好的丫鬟,厨房里的厨娘……
当然马世龙虽然无比悠闲,但身上的其他差事他也没完全忘记。
应天府的差事,有应天府丞徐文华管着,为了表现,也为了抱紧国舅爷的大腿,事事精心细致,生怕出了差错,惹了上面不快。
并且每三日便会来靖远侯府求见一趟,将一应文书案卷统统都送过来。
应天府里的衙役侯幺,这个被马勇收编内应,也向马世龙递了消息,徐文华徐大人平日里做事很是认真。
未有任何逾越之举。
掌皇城禁卫军事,这个差事马世龙倒是没怎么管。
以前怎么干的,现在继续怎么干,反正以前的那些规矩,也是他给定的立的,各级军官将校也是他的老部下。
就算再费心勤快也就这样。
各备倭军卫动作最大,所有缺额军士已全部补齐,并且时常出动,寻找倭寇清剿。
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小捷报有七八封。
造船厂也已开始动工,就是因为规模太过巨大,所需时间更是漫长,不过好在大明另外还有造船之所。
马忠从倭国带回来的银子,已经有一大批送过去,买木料,召工匠,造海船……
不问事,不代表不管事,不干事,不代表不知事。
若不是这样,朱元璋早就下旨斥责他这个小犊子,或者拉进宫里让妹子好好教训一场,皇恩浩荡你就这么对付?
如此以往两个多月过去,靖远侯府今天来了一位贵客。
同时朝中也迎来了一件大事。
科举要开始了。